成語注音:ㄈㄥ ㄕㄥ ㄏㄜˋ ㄌㄧˋ,ㄘㄠˇ ㄇㄨˋ ㄐㄧㄝ ㄅㄧㄥ
成語簡拼:fshb
成語解釋:唳:鳥鳴。聽到風聲和鶴叫聲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。
成語出處:《晉書·謝玄傳》:“聞風聲鶴唳,皆以為王師已至。”
成語簡體: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作定語、分句;可分開使用
成語結構:複句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近 義 詞:驚慌失措
成語例子:狼狽逃竄的匪徒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,嚇得魂不附體。
英語翻譯:Fear hath a quick ear.
成語歇後語: 東晉時期,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,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徵討大都督,分兵三路夾擊秦軍。苻堅登上壽陽城,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。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,秦軍大敗,在潰逃中聽到風聲或鶴叫聲,看到草木陰影,都以為是追兵
相關漢字解釋:風字解釋、 聲字解釋、 鶴字解釋、 唳字解釋、 ,字解釋、 草字解釋、 木字解釋、 皆字解釋、 兵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風' 的成语:風不鳴條、 風中之燭、 風中秉燭、 風俗人情、 風俗習慣、 風信年華、 風僝雨僽、 風光旖旎、 風光月霽、 風兵草甲、
第 2 个字是 '聲' 的成语:聲價倍增、 聲價十倍、 聲價百倍、 聲入心通、 聲動梁塵、 聲勢洶洶、 聲勢浩大、 聲勢烜赫、 聲勢熏灼、 聲勢赫奕、
第 3 个字是 '鶴' 的成语:鶴乘軒、 鶴亦敗道、 鶴勢蜋形、 鶴吊陶母、 鶴唳猿聲、 鶴唳華亭、 鶴唳風聲、 鶴困雞群、 鶴子梅妻、 鶴怨猿驚、
第 4 个字是 '唳' 的成语:
第 5 个字是 '草' 的成语:草偃風從、 草偃風行、 草創未就、 草廬三顧、 草木俱朽、 草木愚夫、 草木榮枯、 草木皆兵、 草木知威、 草木蕭疏、
第 6 个字是 '木' 的成语:木人石心、 木公金母、 木壞山頹、 木已成舟、 木幹鳥棲、 木強少文、 木形灰心、 木心石腹、 木本水源、 木朽不雕、
第 7 个字是 '皆' 的成语:皆大歡喜、
第 8 个字是 '兵' 的成语:兵不厭權、 兵不厭詐、 兵不接刃、 兵不污刃、 兵不由將、 兵不血刃、 兵不逼好、 兵不雪刃、 兵以詐立、 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