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ㄕㄨˋ ㄓㄨㄤ ㄉㄠˋ ㄐㄧㄣ
成語簡拼:szdj
成語解釋:《漢書直不疑傳》:「其同捨有告歸,誤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捨郎覺,亡意不疑,不疑謝有之,買金償。後告歸者至而歸金,亡金郎大慚,以此稱為長者。後因以「束裝盜金」謂無端見疑。
成語出處:《漢書·直不疑傳》:「其同捨有告歸,誤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捨郎覺,亡意不疑,不疑謝有之,買金償。後告歸者至而歸金,亡金郎大慚,以此稱為長者。”
成語簡體:束装盗金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成語例子:南朝·宋·顏延之《庭詰》:“動容竊斧,束裝盜金,又何足論也。”
成語歇後語: 漢朝時期,郎官雋不疑侍奉漢文帝,他的同事請假回家,誤把同宿舍的另一個的金錢帶回家了。那個同事認為是雋不疑拿了。雋不疑知道不能分辯就拿自己的金子給丟金的人。後來誤拿金子的人回來了,把金子還給丟金人,丟金人十分慚愧
相關漢字解釋:束字解釋、 裝字解釋、 盜字解釋、 金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束' 的成语:束上起下、 束之高屋、 束之高閣、 束兵秣馬、 束在高閣、 束帛加璧、 束帶結髮、 束廣就狹、 束戈卷甲、 束手受戮、
第 2 个字是 '裝' 的成语:裝傻充愣、 裝妖作怪、 裝孫子、 裝怯作勇、 裝模作樣、 裝模做樣、 裝模裝樣、 裝死賣活、 裝洋蒜、 裝潢門面、
第 3 个字是 '盜' 的成语:盜亦有道、 盜名暗世、 盜名欺世、 盜嫂受金、 盜怨主人、 盜憎主人、 盜玉竊鉤、 盜蹠之物、 盜鈴掩耳、 盜鐘掩耳、
第 4 个字是 '金' 的成语:金不換、 金丹換骨、 金人三緘、 金人之箴、 金人之緘、 金人緘口、 金光燦爛、 金光蓋地、 金光閃閃、 金剛努目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