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簡拼:yxyy
成語解釋:薰:香草。蒣:臭草。香臭夾雜,往往只聞其臭不聞其香。故用來比喻一善一惡之中,善易消而惡難除。有兩個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惡易存,或善不能止惡,惡能消善。 (2)一香一臭,善惡分明。
成語出處:左傳僖公四年:一薰一蒣,十年尚猶有臭。 《左傳》 僖公四年: 一薰一蒣, 十年尚猶有臭。先秦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一薰一蒣,十年尚猶有臭。
成語簡體:一薰一蒣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;指兩者比較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成語例子:(1)他本來是個好學生,自從和那些不良少年來往後,一薰一蒣下就被帶壞了。 (2)他本來想去感化那些壞孩子,沒想到一薰一蒣, 他不但沒有達成目的, 反面被帶壞了。
成語歇後語: 春秋,晉獻公想立驪姬為夫人,先用龜卜算一下,結果不吉利,改用蓍草的筮法,結果不吉利的。獻公說:「那就依筮 Perry。」卜人說:「不可,因為卜辭說:專之渝,攘公之渝,一薰一蒣,十年尚猶有臭。」意思是說獻公的美德。
獻公原已有三個好兒子,即太子,重耳及夷吾;專寵驪姬的結果,便會使他捨棄原有的愛心,將從前的愛子疏遠,而愛驪姬那一人。這樣,一好人和一壞人是不能相安的,即使經過十年之久,那臭 (指驪姬造成的罪惡) 氣仍然除不清。當時獻公一心愛驪姬,所以拒絕了卜人的勸告,立驪姬為夫人。
後來,驪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作太子,於是聯絡內廷的官吏,設計謀害太子,太子雖然逃到新城,但仍然自殺而死,重耳和夷吾則相繼逃亡。可是,到獻公一死,奚齊也被大臣們所殺,晉國車直在不安的政局下過了十年,和卜辭所說的話竟成了一種巧合。
相關漢字解釋:一字解釋、 薰字解釋、 一字解釋、 蒣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一' 的成语:一丁不識、 一丁點兒、 一不作,二不休、 一不做,二不休、 一不壓眾,百不隨一、 一不扭眾、 一世之雄、 一世龍門、 一丘一壑、 一丘之貉、
第 2 个字是 '薰' 的成语:薰天赫地、 薰蒣不同器、 薰蒣同器、 薰蒣無辨、 薰蒣異器、 薰蒣錯雜、 薰陶成性、 薰風解慍、 薰香自燒、
第 3 个字是 '一' 的成语:一丁不識、 一丁點兒、 一不作,二不休、 一不做,二不休、 一不壓眾,百不隨一、 一不扭眾、 一世之雄、 一世龍門、 一丘一壑、 一丘之貉、
第 4 个字是 '蒣' 的成语: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