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諸葛亮
【拼音】zhū gě liàng
【解釋】諸葛亮(181 -234)三國時蜀漢政治家、軍事家。字孔明。瑯邪陽都(今山東沂南南)人。早年隱居隆中(今湖北襄樊)。西元207年,劉備“三顧茅廬”,請他出謀獻策,遂提出聯孫抗曹、重興漢室的建議,即“隆中對”。後劉備據其策略,聯孫攻曹,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,並佔領荊州、益州,建立蜀漢政權。劉備稱帝後,任丞相。劉備臨終前把兒子劉禪和治理蜀國的重任託付給他。封為武鄉侯。當政期間,勵精圖治,賞罰嚴明,重視水利,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,曾先後五次出兵攻魏,爭奪中原。後病死於五丈原軍。民間故事對他的智慧謀略多所渲染,
造句1:我們要學習“事前諸葛亮” ,也要學習「事後曹操」。
造句2:諸葛亮料事如神的故事被人們廣為傳頌。
造句3:諸葛亮施用巧妙的計策打敗了曹操。
造句4:即使諸葛亮,也有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的時候。
造句5:在劉備面前,諸葛亮總是直抒己見。
造句6:儘管周瑜用盡心機,但諸葛亮還是棋高一著,借來「東風”,才使火燒赤壁計策得以實現。
造句7:扶不起的劉阿斗,諸葛亮硬扶,此乃愚忠,不足為奇訓。
造句8:周瑜陷落計中,讓諸葛亮實現了草船借箭的計謀。
造句9:神機妙算:諸葛亮草船借箭,真是神機妙算啊!
造句10: span>諸葛亮的深謀遠慮,才使得他的空城計得以成功。
造句11:諸葛亮忠於蜀漢政權,足智多謀,在歷史上享有盛名。
造句12:諸葛亮不愧是料事如神的軍事家。
造句13:劉備思賢若渴,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在我國可是家喻戶曉,人人皆知的佳話。
造句14:戲台上諸葛亮的打扮,少不了羽扇綸巾。
造句15:諸葛亮出山是待價而沽,不過這個「價」是劉備的知遇之恩。
造句16:諸葛亮創下的歷史奇蹟一直以來都被當成典範。
造句17:他把諸葛亮演得活龍活現。 p>
造句18:諸葛亮料事如神,巧藉東風,在赤壁用火攻打敗了曹軍,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。
造句19:大家心目中的諸葛亮,是位空前絕後的軍師。
造句20:諸葛亮為了蜀國為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。
造句21:大名鼎鼎的劉備也放下架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。
造句22:諸葛亮在東吳,憑藉三寸之舌,說服東吳君臣,完成了聯吳抗曹的重任。
造句23:諸葛亮一生對漢室忠心耿耿,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
造句24: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把司馬懿嚇得倉皇逃跑了。
造句25:諸葛亮足智多謀,所以火燒赤壁才會成功。
造句26: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,敬佩萬分,至今仍被人們傳為佳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