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赤壁
【拼音】chì bì
【解釋】1.山名。指漢獻帝建安十三年(西元208年)孫權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軍隊處。在今湖北武昌西赤磯山,與漢陽南紗帽山隔江相對。北魏酈道元《水經注.江水三》:「江水左徑百人山(今紗帽山)南,右徑赤壁山北,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處所也。」宋黃庭堅《次韻文潛》:「武昌赤壁吊周郎,寒溪西山?漫浪。」一說,謂湖北蒲圻西之赤壁山。 2.即赤鼻磯。
造句1:她們兩個用各種損人的字眼赤壁鏖兵地糟蹋對方,誰也不讓步。
造句2:儘管周瑜用盡心機,但諸葛亮還是棋高一著,借來“東風”,才使火燒赤壁計策得以實現。
造句3:諸葛亮料事如神,巧藉東風,在赤壁用火攻打敗了曹軍,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。
造句4:諸葛亮足智多謀,所以火燒赤壁才會成功。
造句5:赤壁一戰,曹操大敗逃,周瑜乘勝追擊。
造句6:赤壁之戰前夕,蔣幹過江到東吳,想勸說周瑜投降曹操,周瑜虛與委蛇反教蔣幹中了他的借刀殺人之計。
造句7:周瑜將計就計,使蔣幹不知不覺入了圈套,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。
造句8:赤壁之戰曹操中計慘敗,只好帶著殘兵敗將落荒而逃。
造句9:赤壁曾將百萬燒,折戟沉沙鐵未消。
造句10:曹操赤壁一戰,折戟沉沙,幾乎全軍覆沒。
造句11:古人說:"驕兵必敗"。這正是曹操敗於赤壁的根本原因。
造句12:赤壁一戰,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成了夢幻泡影。
造句13:孫劉兩家利用了輔車相依的關係,從而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。
造句14:不是。好像是誤傳。但不管怎樣,如果不是蘇東坡被貶,就不會有感而發,也就不會有他那三篇關於赤壁之文。今天的赤壁也不會這麼有名。
造句15:赤壁之戰,曹操的人馬損傷大半。
造句16:赤壁一戰,曹軍潰敗,死傷不計其數。
造句17:赤壁之戰,曹軍號稱八十萬,實際上只有二十萬。
造句18:古人說:「驕兵必敗」。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。
造句19:
造句20:曹操軍隊在赤壁之戰中被打得落荒而逃,損失慘重。
造句21:赤壁一戰,曹操的軍隊遭到慘敗。
造句22:赤壁之戰後,曹操大軍並沒有灰飛煙滅。
造句23:劉備有了諸葛亮後,如魚得水,其實力在赤壁之戰後增強得很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