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宵衣旰食
【拼音】xiāo yī gàn shí【解釋】宵:夜間;衣:穿衣;斏:天已晚。天不亮就穿起衣來,時間晚了才吃飯。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工作。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天晚了才吃飯,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 宵衣旰食,憂六宮之未安;寒心銷志,懼一物之失所。 ——唐. 李世民《命皇太子監國詔》
造句1:周恩來總理宵衣旰食,日理萬機,得到人民的愛戴。
造句2:他多次自勵,只要能“救亂”,那怕是宵衣旰食,頭上再添幾許白髮,也在所不計。
造句3:他是封建政權的反動頭子,可是在生活上卻"宵衣旰食 ",經常不吃肉。
相關漢字解釋:宵字解釋、 衣字解釋、 斏字解釋、 食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