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鴉片
【拼音】yā piàn
【解釋】又稱「鴉片」。罌粟果中乳汁經乾燥而成的乾膏狀藥物。為棕色至黑色,有特殊臭氣。含嗎啡和其他生物鹼。有鎮痛、止瀉、止咳等作用,但常用能成癮,不宜長期應用。又稱阿芙蓉。通稱大煙。得自罌粟乳汁乾燥物的一種藥物,乳汁由罌粟未成熟蒴果而得,味苦且辣,是一種有刺激性的麻醉毒品阿片一作鴉片,《本草》雲'阿芙蓉',今渾稱之曰煙,或曰大煙,或曰烏煙,或曰洋煙。 ——清. 張昌甲《煙話》
造句1:鴉片戰爭以後,面對強敵侵犯,國土淪喪,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尋求反抗敵救國的真理。
造句2:鴉片雖然吸上令人飄飄欲仙,但一旦沾上就無法擺脫,直至死亡。
造句3:員願源園年,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。
造句4:鴉片戰爭失敗使國人感受到了切膚之痛。
造句5:倘令為林文忠作傳,則燒鴉片一事,固當大書特書。
造句6:鴉片戰爭失敗後,清政府在政治上、軍事上的腐敗暴露無遺。
造句7:鴉片戰爭後,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狼子野心已大白於天下。
造句8:鴉片戰爭時期帝國主義蠶食鯨吞地瓜分中國。
造句9:自鴉片戰爭後,大清王朝便江河日下。
造句10:林則徐虎門銷煙,是為了拔本塞原,消除鴉片流毒中國的禍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