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一氣呵成
【拼音】yī qì hē chéng
【解釋】一口氣做成。形容文章結構緊湊,文氣連貫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,迅速不間斷地完成。
造句1:孫中山先生曾希望推翻清朝後,一氣呵成建設好民國,然而他的希望最終還是落空了。
造句2:用混凝土澆灌樓頂,要一氣呵成,中間不能停頓。
造句3:吹玻璃製品時,要一氣呵成,稍見耽擱,作品就失敗了。
造句4:她的體操表演,動作前後連貫,一氣呵成,贏得滿堂採。
造句5:這篇散文,我當時是一氣呵成,一揮而就。
造句6:這篇文章結構緊湊,給人一氣呵成之感。
造句7:他提起筆,一氣呵成地完成了這幅書法作品。
造句8:李白才氣縱橫,行文如天馬行空,一氣呵成。
造句9:這篇一氣呵成的好文章,讀來真是令人神清氣爽。
造句10:這首樂曲是作者經過了深深的思索之後,帶著激情一氣呵成的。
造句11:寫文章要能文不加點,一氣呵成的,一定是具有相當文字修養的人。
造句12:外甥小小年紀,寫起文章來卻能文不加點,一氣呵成。
造句13:爺爺寫起毛筆字猶如筆走龍蛇一氣呵成。
造句14:他畫這幅畫,筆快如飛,一氣呵成。
造句15:這篇文章不蔓不枝,一氣呵成。
造句16:只見他提起筆,一氣呵成地寫了這副對聯。
造句17:這篇文章結構謹嚴,一氣呵成,令人激賞。
造句18:李文寫文往往一氣呵成。
造句19:這位陶藝大師的功力已經出神入化,從桿土到製胚的過程有如行雲流水,一氣呵成。
造句20:這種情況下寫出的文章總會是意到筆隨,文從字順,內容與形式都是< font color=red>一氣呵成的。
造句21:吹玻璃製品時,要一氣呵成,稍見耽擱,作品就失敗了。
造句22:這個刀客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沙漠邊緣,勒住韁繩,翻身下馬,從腰間抽出一把三寸來寬的金絲大環刀,整個過程一氣呵成,然後勢如破竹地擊敗了一群亡命之徒。
造句23:事先若有妥善規劃,辦起事來當然可以一氣呵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