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】明
【拼音】míng
【解釋】明[míng]:亮,與「暗」相對:~亮。 ~媚。 ~淨。 ~鑑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 ~滅。 ~眸。 ~艷。 ~星。 ~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夥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)。 ; 清楚:~白。 ~顯。 ~晰。 ~了。 ~確。 ~朗。 ; 懂得,了解:~哲保身。不~事理。深~大義。 ; 公開,不隱蔽:~說。 ~講。 ~處。 ; 能夠看清事物:~察秋毫。耳聰目~。眼~手快。 ; 睿智:英~。賢~。 ~君。 ; 視覺,眼力:失~。 ; 神靈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~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「冥器」)。 ; 次(專指日
造句1:古文人遇見明主,自是遇合之美,若遇見昏君,也只能自嘆明珠暗投。
造句2:面對秦明的指責,自知理虧的王強無言以對。
造句3:明槍容易對付,暗箭的中傷則更惡毒。
造句4:月到中秋分外明,皎潔的月光勾起了多少遊子的思鄉情啊!
造句5:實行村務公開制度,解決了過去村幹部一手遮天,群眾真相難明的問題,因而深受群眾的擁護。
造句6: span>原來這些招式,和他原來所學的拳法相近,更何況今遇明師指點,他更是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,進步驚人。
造句7:劉邦採用張良的計策,「明修棧道,肆行非度”,最後終於佔領了鹹陽。
造句8:要沒有孔明的運籌帷幄,劉備哪來賺得三分天下的機會?
造句9:陶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。
造句10:許多軍事家,都善於運用"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"這一計謀。
造句11:你這個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的調包伎倆並不高明,早就被我們識破了。
造句12:為了明年度的預算,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鋒相對,發生激辯。
造句13:每次考試他總要畫蛇添足般多寫很多無用的話,讓原本簡潔明了的作文顯得冗餘累贅。
造句14:前次所贈柿餅一包,用來颯客,無不讚其甘美滋潤。今奉上拙著本本,以明禮無為答之意,還請笑納。
造句15:小小明掉進了河裡,毫不猶豫地呼喊小明求救。
造句16:相傳文人目多眚,歸咎閱讀,焚膏繼晷,以致損明。
造句17:何須多費唇舌解釋,擺明的,你們就是一丘之貉。
造句18:何須多費脣舌解釋,擺明的,你們就是一丘之貉。
造句19:寫文章應該簡潔明了,不要床上安床,使人不得要領。
造句20:以人為鑑,可以明得失。
造句21:大家勸王明懸崖勒馬,盡快改正錯誤。
造句22:他們很羨慕王明有一個當飛行員的爸爸。
造句23:窗外燈光忽明忽暗若隱若現,不時的還反射到屋裡來。
造句24:你說的太晚了,我已經答應陪王明一起去了。
造句25:對於明剛的無理取鬧,同學早已司空見慣。
造句26:寫文章要簡潔明了,不能拖泥帶水。
造句27:做事必須腳踏實地,千萬不可耍小斷明偷工減料。
造句28:說到這裡,他停頓了一下,用同情的目光看了看王明 。
造句29:與其偷偷摸摸,不如把事情攤開明講,更顯得光明磊落。
造句30:這件事的是是非非對於大家來說是很明了的。
造句31:古人的君王,如果是個昏君,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,如果是個明君,百姓對他敬若神明。
造句32:這次考試小明三番五次地犯下同種錯誤。
造句33:是否有了孔明這樣的軍師,打仗就可以百戰百勝?
造句34:你這番話擺明著是在強詞奪理,我懶得跟你辯了。
造句35:你這番話擺明著是在強詞奪理,我懶得跟你辯了。
造句36:明燕王朱棣兵變奪取帝位,方孝孺秉筆直書“燕賊篡位”,被殺,滅十族。
造句37:這篇文章短小精悍,言簡意明。
造句38:高考放榜,孫明名落孫山。
造句39:城市的街燈明了,就像滿天的繁星。
造句40:小說裡的孔明有呼風喚雨的能力,真令人著迷。
造句41:小說裡的孔明有呼風喚雨的能力,真令人著迷。
造句42:作文小明將妹妹描寫得活靈活現。
造句43:蔣明在街上橫衝直撞,想很快找到胡力生。
造句44:根據我們氣像小組的觀察,明後兩天大有回暖的趨勢。
相關漢字解釋:明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