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ㄇㄨˋ ㄓㄧ ㄧㄢˇ ㄐㄧㄢˋ
成語簡拼:mzyj
成語解釋:親眼所見。形容熟悉了解。
成語出處:明馮夢龍《醒世恆言》第20卷:“放著恁般目知眼見的倒不嫁,難道到在那些酒包飯袋裡去搜覓食?”
成語簡體:目知眼见
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;指很了解的事物或人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反 義 詞:道聽途說
相關漢字解釋:目字解釋、 知字解釋、 眼字解釋、 見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目' 的成语:目下十行、 目不交睫、 目不別視、 目不妄視、 目不忍睹、 目不忍見、 目不忍見,耳不堪聞、 目不忍視、 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、 目不斜視、
第 2 个字是 '知' 的成语:知一不知十、 知一而不知二、 知一萬畢、 知不詐愚、 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、 知之非艱,行之惟艱、 知之非難,行之不易、 知二五而不知十、 知二五而未識於十、 知人下士、
第 3 个字是 '眼' 的成语:眼不交睫、 眼不回睛、 眼不著砂、 眼不見為淨、 眼不見,心不煩、 眼不識丁、 眼不轉睛、 眼中之釘、 眼中刺、 眼中拔釘、
第 4 个字是 '見' 的成语:見之不取,思之千里、 見事生風、 見事風生、 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、 見仁見智、 見兔放鷹、 見兔顧犬、 見其一未見其二、 見利忘義、 見利思義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