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ㄒㄧㄤˋ ㄖㄨㄛˋ ㄦˊ ㄊㄢˋ
成語簡拼:xret
成語解釋: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自嘆不如。
成語出處:先秦莊週《莊子秋水》:「至於北海,東面而視,不見水端,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嘆曰:『……今我睹子之難窮也,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。'”
成語簡體:向若而叹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偏正式;作謂語;指自嘆不如
成語結構:偏正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成語例子:清·錢謙益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》:“未有不望崖而返、向若而嘆者也。”
相關漢字解釋:向字解釋、 若字解釋、 而字解釋、 嘆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向' 的成语:向上一路、 向壁虛構、 向壁虛造、 向天而唾、 向平之原、 向平之願、 向平願了、 向明而治、 向火乞兒、 向炎乞兒、
第 2 个字是 '若' 的成语:若不勝衣、 若出一軌、 若出一轍、 若即若離、 若卵投石、 若合符節、 若喪考妣、 若存若亡、 若崩厥角、 若敖之鬼、
第 4 个字是 '嘆' 的成语:嘆為觀止、 嘆為觀止止矣、 嘆老嗟卑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