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ㄔㄣˊ ㄍㄨˋ ㄗㄧˋ ㄖㄨㄛˋ
成語簡拼:cgzr
成語解釋:沈痼:積久難治的疾病。比喻積久難改的習俗或嗜好沒有改變。
成語出處:《宋史·趙與懽》:“第言端平以來,竄臟吏,禁包苴,戒奔竟,戢橫斂,而風俗沉痼自若。”
成語簡體:沉痼自若
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
感情色彩: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人或事物等
成語結構: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相關漢字解釋:沉字解釋、 痼字解釋、 自字解釋、 若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沉' 的成语:沉不住氣、 沉冤莫白、 沉冤莫雪、 沉博絕麗、 沉厚寡言、 沉吟不決、 沉吟不語、 沉吟未決、 沉吟章句、 沉密寡言、
第 2 个字是 '痼' 的成语:
第 3 个字是 '自' 的成语:自不待言、 自不量力、 自今以往、 自今已往、 自今已後、 自今而後、 自以為得計、 自以為是、 自以為然、 自以為計、
第 4 个字是 '若' 的成语:若不勝衣、 若出一軌、 若出一轍、 若即若離、 若卵投石、 若合符節、 若喪考妣、 若存若亡、 若崩厥角、 若敖之鬼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