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ㄕㄧˊ ㄐㄧㄤ ㄨˇ ㄎㄨㄟˋ
成語簡拼:sjwk
成語解釋:典出《列子黃帝》:「子列子之齊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『奚方而反?』曰:『吾驚焉。』惡乎驚? ''吾食於十漿,而五漿先饋。』」謂十家賣漿者之中有五家爭先送來。本謂賣漿者爭利,後用以比喻爭相設宴款待。
成語出處:典出《列子·黃帝》:「子列子之齊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『奚方而反?』曰:『吾驚焉。』惡乎驚?''吾食於十漿,而五漿先饋。'”
成語簡體:十浆五馈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成語結構:緊縮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成語例子:宋·蘇遼《祭徐君猷文》:“爭席滿前,無復十漿五饋;中流獲濟,實賴一壺之千金。”
成語歇後語: 戰國時期,子列子去齊國,到中途就折返,遇到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就回來了?子列子說他受驚了。伯昏瞀人問為什麼受驚,子列子說他到一個地方十家酒店有五家爭相宴請他,只好返回了
相關漢字解釋:十字解釋、 漿字解釋、 五字解釋、 饋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十' 的成语:十不當一、 十世單傳、 十之八九、 十二萬分、 十二道金牌、 十二金牌、 十二金釵、 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、 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、 十人九慕、
第 2 个字是 '漿' 的成语:漿水不交、 漿酒藿肉、 漿酒霍肉、
第 3 个字是 '五' 的成语:五世其昌、 五侯七貴、 五侯九伯、 五侯蠟燭、 五光十色、 五內俱崩、 五內如焚、 五典三墳、 五冬六夏、 五勞七傷、
第 4 个字是 '饋' 的成语:饋貧之糧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