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注音:ㄖㄨˊ ㄌㄧㄣˊ ㄉㄚˋ ㄉㄧˊ
成語簡拼:rldd
成語解釋:臨:面對著。好像面對強大的敵人。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情況看得十分嚴重。
成語出處:《舊唐書 鄭畋傳》:“畋還鎮,搜乘補卒,繕修戎仗,浚飾城壘,盡出家財以散士卒。晝夜如臨大敵。”
成語簡體:如临大敌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非常緊張
成語結構:動賓式成語
產生年代:古成語
成語正音:大,不能唸成“dài”。
成語辨形:臨,不能寫作「淋」。
成語例子:他們全副武裝地散開,如臨大敵。
英語翻譯:be on one's guard for all possible dangers
俄文翻譯:словно перед лицом сильного врага
成語謎語:兔子見鷹
成語歇後語: 唐朝末年,黃巢率軍起義,攻占了京城長安,唐僖宗倉惶出逃,任命進士出身的鄭畋為鳳翔節度使,讓他堅守鳳翔。鄭畋到鳳翔修造戰車、擴充軍隊、加固城牆,把自己的家產分給士兵,軍隊日夜都如臨大敵,打敗尚讓率領的5萬大軍
成語故事:兔子見鷹
相關漢字解釋:如字解釋、 臨字解釋、 大字解釋、 敵字解釋、
第 1 个字是 '如' 的成语:如不勝衣、 如丘而止、 如之奈何、 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、 如兄如弟、 如入寶山空手回、 如入無人之地、 如入無人之境、 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、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、
第 2 个字是 '臨' 的成语:臨事制變、 臨事而懼、 臨別贈言、 臨別贈語、 臨危下石、 臨危不亂、 臨危不憚、 臨危不懼、 臨危不撓、 臨危不苟、
第 3 个字是 '大' 的成语:大中至正、 大事不糊塗、 大事化小、 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、 大事去矣、 大事完畢、 大事已然、 大事鋪張、 大人不見小人怪、 大人不記小人過、
第 4 个字是 '敵' 的成语:敵不可假、 敵不可縱、 敵力角氣、 敵國外患、 敵國通舟、 敵惠敵怨、 敵愾同仇、 敵王所愾、 敵眾我寡、
網路解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