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ㄉㄚˋ ㄋㄨㄛˊ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 dà nu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歲末禳祭,以驅除瘟疫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語辭典修訂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儺「ㄉㄚˋ ㄋㄨㄛˊ」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⒈  臘月禳祭,期以驅除瘟疫、消災避禍。
引《續漢書志·第五·禮儀志中》:「先臘一日,大儺,謂之逐疫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證解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歲末禳祭,以驅除瘟疫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季冬》:“命有司大儺,旁磔,出土牛,以送寒氣。”
高誘 注:“大儺,逐盡陰氣,為陽導也。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,謂之逐除,是也。”
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爾乃卒歲大儺,毆除群厲。”
宋 龐元英 《文昌雜錄》卷二:“今歲暮大儺,謂之逐疫是也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漢字解釋
大字解釋、 儺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