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ㄅ一ㄢ ㄕㄡˇ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 biān shǒu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邊地的太守。
⒉  猶邊境。
⒊  邊防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證解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邊地的太守。
引《後漢書·龐參傳》:“昔 孝文皇帝 悟 馮唐 之言,而赦 魏尚 之罪,使為邊守, 匈奴 不敢南向。”
⒉  猶邊境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劉馥傳》:“遂開拓邊守,屯據險要。”
宋 王珪 《撫問鄜延環慶路沿邊臣僚口宣》:“卿等遠臨邊守,具飭兵防。”
⒊  邊防。
引《晉書·阮種傳》:“由是邊守遂怠,鄣塞不設。”
《明史·兵志三》:“巡撫 于謙 言:‘每歲九月至二月,水冷草枯,敵騎出沒,乘障卒宜多。若三月至八月,邊守自足。乞將兩班軍,每歲一班,如期放遣。’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漢字解釋
邊字解釋、 守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