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 ㄅㄠˇ ㄊㄚˇ ㄕ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 bǎo tǎ sh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雜體詩名。原稱“一字至七字詩”。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,形如寶塔,故名。從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韻,後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。大多疊兩句為一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語辭典修訂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塔詩「ㄅㄠˇ ㄊㄚˇ ㄕ」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⒈  詩體名。從一字句到七字句,逐句成韻。因字數依次遞增,狀如寶塔,故稱為「寶塔詩」。後代也有延長到八、九字句者,其形制實源自唐代的一七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證解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⒈  雜體詩名。從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韻,或迭兩句為一韻。後有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的。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,形如寶塔,故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漢字解釋
寶字解釋、 塔字解釋、 詩字解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