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的歇后語和成語

《水滸傳》的歇后語和成語

1、成語釋義:相當于一箭射程的距離。比喻相距不遠。

2、發音 xīng fēng xuè yǔ

3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一回:「兩個小的,亦被武松搠死......武松道:‘我方才心滿意足,走了罷休!’」

4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九十回:「宋江上得馬來,前行的眾頭領,已去了一箭之地,見宋江和貫忠說話,都勒馬伺候。」

5、人困馬乏

6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六十六回:「且說時遷是個飛檐走壁的人,不從正路入城,夜間越墻而過。」

7、逼上梁山

8、來源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九十一回:「將軍棄邪歸正,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,朝廷自當重用。」

9、飛檐走壁

10、釋義 形容心中非常滿意。

11、武大郎趴在橋底下——瞅空

12、發音 rén kùn mǎ fá

13、成語發音:tiān zhū dì miè

14、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

15、天誅地滅

16、心滿意足

17、成語釋義:儲存糧食和草料。

18、成語釋義:相當于一箭射程的距離。比喻相距不遠。

19、發音 fēi yán zǒu bì

20、林沖上山—— 官逼民反

21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一百五回:「立豎招軍旗號,買馬招軍,積草屯糧。」

22、武大郎敲鼓——懵了點子

23、李逵升堂辦案——亂打一通

24、釋義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

25、成語示例:這種——的事情,他絕不會干

26、成語發音:tàn tóu tàn nǎo

27、成語釋義:徇:曲從;舞:舞弄,耍花樣。為了私人關系而用欺騙的方法做違法亂紀的事。

28、釋義 比喻被迫起來反抗。現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。

29、探頭探腦

30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十一回:「林沖雪夜上梁山。」

31、梁山兄弟——不打不親

32、積草屯糧

33、解釋 邪:不正當、不正派;歸:回到。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,不再做壞事。

34、武大郎上墻頭——上不來下不去

35、成語發音:yī jiàn zhī dì[ 漢語網 ]

36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七十七回:「馬步三軍沒了氣力,人困馬乏。」

37、武大郎玩夜貓子——啥人玩啥鳥

38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十五回:「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,天地誅滅,神明鑒查。」

39、徇私舞弊

40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三回:「腥風血雨滿松林,散亂毛發墜山奄。」

《水滸傳》的歇后語和成語

41、李鬼的板斧——冒牌

42、拼音 gǎi xié guī zhèng

43、孫二娘開店—— 謀財害命

44、楊志賣刀——英雄末路

45、改邪歸正

46、腥風血雨

47、釋義 不認識泰山。比喻見聞太窄,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。

48、成語發音:jī cǎo tún liáng

49、成語發音:xùn sī wǔ bì

50、一箭之地

51、發音 bù shí tài shān

52、成語示例:「人不為己,——」,是剝削階級的人生觀。

53、梁山的軍師——無用(吳用)

54、老虎撲食——三股勁

55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九十回:「宋江上得馬來,前行的眾頭領,已去了一箭之地,見宋江和貫忠說話,都勒馬伺候。」

56、潘金蓮不在家——沒人伺候武大郎

57、武大郎攀杠子——夠不著

58、發音 xīn mǎn yì zú

59、成語釋義:探:頭或上體向前伸出。伸著頭向左右張望。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。

60、成語釋義:誅:殺死。比喻罪惡深重,為天地所不容。

61、石遷偷雞—— 不打自招

62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回:「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。小兒有眼不識泰山。」

63、潘金蓮給武松敬酒——別有用心

64、魯提轄拳打鎮關西——抱打不平

65、李逵上陣——身先士卒

66、一馬當先

67、武松看鴨子——英雄無用武之地

68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八十三回:「誰想這伙官員,貪濫無厭,徇私作弊,克減酒肉。」

69、釋義 人馬都很疲乏。形容旅途勞累。

70、成語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五回:「卻好交五更時候,只見那個頭陀挾著木魚,來巷口探頭探腦。」

71、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六回:「即便勒兵列陣,一馬當先,馳下山來,猶如天崩地塌之勢。」

72、釋義 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。形容領先。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,積極帶頭。

73、釋義 風里夾著腥味,雨點帶著鮮血。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。

74、不識泰山

75、一箭之遙

76、發音 yī mǎ dāng xiān

77、史進認師父——甘拜下風

78、成語發音:yī jiàn zhī yáo